猎狐梗赏析网

顶级思维:决定成功的七大关键因素

09-02

顶级思维:决定成功的七大关键因素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提到:

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勤奋程度,而是思维模式。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成败。

以下这7种顶级思维,养成之后,你离成事就不远了。

01

  • 沟通的顶级思维:讲故事。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曾因立嗣之事询问过荀攸、杨修、陈群等人。

这些人的回答,要么是长篇大论的道理,要么带有太强的目的性。

后来,曹操找来贾诩,询问他的想法。

贾诩没有直言,而是说自己想起了袁绍和刘表的旧事。

袁绍立第三子袁尚,招致长子袁谭的怨恨,后来兄弟相残,被曹操轻而易举地消灭。

刘表立幼子刘琮,导致长子刘琦不得以远遁,屯兵江夏。

曹操挥师南下时,刘琮在蔡瑁等人的蛊惑下,举州而降。

讲完这些,贾诩没有再多说什么。

曹操心领神会,知道贾诩说这个故事是为了劝他不要弃长立幼,以免招致兄弟阋墙。

于是不久后便立了长子曹丕为世子。

鬼谷子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说者听,必合于情”。

与人沟通,动之以情永远排在晓之以理前面。

没有人喜欢那些冷冰冰、硬邦邦的大道理,即使你的建议再正确无比。

一个好故事,胜过一堆大道理。

02

  • 赚钱的顶级思维:利他。

在稻盛和夫的《干法》中看到一个故事。

1973年,日本很多企业都在裁员。

京瓷公司也受到了波及,订单直接锐减到了原来的十分之一。

但在那段艰难的时期,稻盛和夫却没有裁掉一个员工。

他让十分之一的人继续工作,剩下的人或学习,或打扫卫生,但工资还是照发。

员工们也因此对稻盛和夫感激不已,纷纷想办法,帮着公司渡过了难关。

这个结果,也正应了稻盛和夫说的那句:“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换句话说,最值钱的价值观,就是利他之心。

人与人之间,都是相互的。

你获得的一切善报,皆源于你为别人创造的价值。

你为他人打的伞,来日都会化作为你遮雨的屋檐;

你为他人留的后路,最后也会变成你的康庄大道。

没人愿意和自私自利的人合作,也没人喜欢和锱铢必较的人共事。

极致的利他,才是最好的利己。

03

  • 解决事情的顶级思维:上游思维。

著名作家丹·希思提出一个概念叫“上游思维”:

遇到问题不急于应对,而是把眼光投向上游,追根溯源,如此才能根治问题。

教育家约翰·杜威,在校读书的时候,班里蚊子特别多,很多同学被叮咬得无心听课。

放学时老师便吩咐学生自带工具,准备灭蚊行动。

第二天,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工具,蚊子拍、捕蚊网、灭蚊药等。

但杜威却带了一把镰刀。

同学们都笑话他没常识,随后,他们自己便开始忙碌了起来。

可当他们使尽浑身解数,蚊子还是不断冒出来。

这时,只见杜威站在窗外的草丛里,用力挥舞着镰刀。

随着杂草倒下,一群群蚊子腾空而起,朝远处飞走了。

这让我想到《麦肯锡图表思考法》中提到的一个工作原则——不要打地鼠。

解决问题不能像打地鼠一样,哪里冒出来就把它打下去。

这样问题永远也解决不完,也永远也无法真正地把问题给解决掉。

遇到问题普通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尖高手改变思维。

追本溯源,着眼全局,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方能一击制胜。

04

  • 社交的顶级思维:互相利用。

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说,世上最紧密且最长久的关系,是泥土和树苗的关系。

树苗得到泥土的滋养,最终长成参天大树;泥土吸收腐化的落叶,从而愈加肥沃。

好的社交关系同样也是如此。

给大家讲个故事。

1970年,乔布斯经同学介绍结识了发明家沃兹。

当时沃兹组装出了苹果一号电脑,想要推广却处处碰壁。

只有乔布斯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于是他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替沃兹销售电脑。

后来乔布斯在雅达利公司上班时,遇到棘手的问题,被要求在四天内设计出一款产品。

沃兹出手帮忙,凭借着高超的编程技术,帮乔布斯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交付。

社交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一场旗鼓相当的利益交换。

你有本事为别人撑伞遮雨,别人才会为你铺路架桥。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段关系是否能长久,关键就在于“价值闭环”。

当你拥有可供交换的价值,就能自带磁场,吸引别人与你结伴,去走更远的路。

05

  • 成长的顶级思维:复盘。

费尔南多·佩索阿说:

除掉睡眠,人的一辈子只有一万多天。很多人只是活了一天,不过重复了一万多次。

这话一点不假。

不懂得复盘反思,总结经验的人,就像是装了发条的机器,一生都是在重复机械的劳动。

财经界领袖豪威尔曾透露,每个周末的晚上,他都会回顾一周的工作,然后反问自己:

“我这周做出了什么?有什么是正确的?还能如何改进工作?”

人生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坑,跌倒了能爬起来,是强者。

但若能回过头来总结经验,避免从这个坑爬起来转头又跌落在下一个坑,这样的人才是智者。

俗话说:“笨人瞎折腾,智者找方法。”

从经验中不断学习升级,你和同龄人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每天睡前,放下手机,复盘15分钟,想想自己如何度过这一天。

及时反馈,把经历变成了阅历,将失误转换为经验,自然可以少走弯路,余生皆坦途。

06

  • 工作的顶级思维:老板心态。

作家刘同毕业后在一家电视台工作,和他一起入职的毕业生有近十位。

那时候,刘同每天忙到团团转,拍摄、写策划,经常加班到深夜,工作时长超过15个小时。

但其他人都在变着法摸鱼,每天干活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

刘同觉得很不公平,向朋友吐槽:“大家都拿一样的工资,凭啥就我在努力工作?”

朋友听了却说:“这么想就错了,其实工作只有那么多,你们是竞争的关系。

你做得越多,得到的锻炼就越多,最终收获的经验与成长也就越多,其实是你抢了人家的机会啊。”

一番话,点醒了迷茫的刘同。

于是他不再计较做多做少的问题,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几年后,同期那些同事还在原地打转时,刘同却一步步成长为公司副总裁。

经济学家薛兆丰的一句话,点醒了多少人:

“每一个人,每一个时刻,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那份薪水,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这个平台磨砺增值自己。

如果你始终抱着为别人做事的心态,禁锢的是自己的成长。

而当抱着老板的思维工作,即使最终成不了老板,你自身的能力、视野格局也会有质的变化。

07

  • 努力的顶级思维:长期主义。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是短线思维者,眼界窄,急功近利,常常想着走捷径。

一种是长期主义者,肯吃苦,沉得住气,愿意走远路。

前者时常羡慕别人的成功,只想着快速升职加薪,在短时间内变成一个厉害的人。

却忽略了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点一滴地积累,需要不断地打磨自己。

《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雷海为在成名之前,只是个普通的外卖小哥,日子枯燥平淡。

但他一直有一个诗词梦,习惯利用送餐的间隙读诗词,看解析。

其他同事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手机刷短视频,打游戏,还嘲笑雷海为,“有这时间精力,还不如多跑一单外卖。”

雷海为笑而不答,只是废寝忘食地背诗词。

仅2014这一年,他就背诵了805首唐诗宋词。

终于在十多年的坚持后,在《诗词大会》击败北大硕士,一举成名。

长期主义者从来不急于一时的成功,也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

他们相信厚积薄发的力量,愿意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罗振宇曾说过:

“任何一个人,不管你的能量强弱,放眼于足够长的时间,你都可以通过长期主义这种行为模式,成为时间的朋友。”

真正能够笑到最后的人,都是坚定地践行着长期主义的人。

哲学家尼采说:

不蜕皮的蛇只有死路一条,人类也不例外。

要脱胎换骨,就必须让思维进行新陈代谢。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若想长久立足,就要学会自我更新,主动求变。

升级思维,便是最好的自我迭代方式。

点个赞吧 ,看到自己的局限并做出改变,收获更加广阔的人生。

巴西龟吃什么

虎皮鹦鹉会说话吗能长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