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以来,通江湖泊和支流的渔业资源恢复显著,在江边浅滩时常能看到成片的鱼群觅食嬉戏。4月早些时候,长江芜湖段十里江湾水域出现了大量鱼群,鲤鱼、草鱼集群繁殖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4月中旬,一名摄影师还在赣江水域拍摄到了江豚分娩的罕见景象,这再次表明长江流域的生态正在好转,鱼类资源越来越丰富。而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的邛海,甚至还出现了鱼种多到“泛滥”的情况,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初提邛海,相信很多人并不怎么熟悉。事实上,邛海和滇池、泸沽湖一样都是高原上的“明珠湖”,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
邛海位于四川省西昌市的南部,被西昌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湖”。邛海渔业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土著鱼是最早的渔获贡献者,曾占总产量的90%以上。如今,土著鱼的位置已被外来鱼取代,邛海的定位也变成了“生态渔业养殖区”。
然而,这些外来鱼中也有极不安分的“魔王角色”。近年来,一种学名为“翘嘴红鲌”的外来食肉鱼在湖区呈现“爆发性增长”,该物种最早被发现于2007年,经过15年的生长繁殖,自然种群不断变大,最大个体已达20公斤。据保守估计,湖区翘嘴红鲌的储量目前至少在100吨以上。
为打消翘嘴红鲌的“泛滥”势头,当地渔业公司面向全国发布了“英雄帖”:开放200个钓捕名额,办理年卡后即获得垂钓资格,每张年卡需交费4000元,有效期为2022年5月1日~2023年4月30日。
此消息激发了国内钓友的极大热情,招募公司每天接到的电话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个。截至4月19日,已有近百名钓友报名交费——如果200张年卡能全部售出,那么仅垂钓的“业务”费用就多达80万元。
通过这种策略,渔业公司显然成了最大的获利者:既有人帮忙控制翘嘴红鲌、保护邛海生态,又能获得可观的“业务”收入,可以说一举两得。那么,当地为什么又非要控制翘嘴红鲌呢?这种鱼的危害之处究竟在哪儿?
翘嘴红鲌又叫大白鱼、翘嘴鲌,活跃于水体的中上层,是深受民间推崇的上等鱼。这种鱼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适合清蒸、红烧。野生的翘嘴鲌可卖上百元一斤,在南方和北方都被视为名贵鱼。例如:“太湖三白”中的太湖白鱼,“中国四大名鱼”中的兴凯湖鲌,其真实身份都是翘嘴红鲌。
翘嘴红鲌虽然食用价值高,但作为外来者,它的生态危害也很大。具体到邛海,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捕食鱼苗,危害渔业资源。翘嘴红鲌主要以湖区的小型鱼类为食,包括蒙古鲌、小花白鲢、麦穗鱼等。研究人员推算,湖区每年被翘嘴红鲌吃掉的小鱼多达30~40吨。长此以往,渔业资源的修复将陷入窘境,禁渔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据西昌邛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翘嘴红鲌以小鱼小虾为食,我们投放的鱼苗估计有一半被吃掉,邛海中青虾、银鱼数量也在减少。”
2,抢占生态位,威胁土著鱼。在引入翘嘴红鲌前,邛海原本存在两种原生的鲌亚科鱼类:邛海白鱼和邛海红鲌。由于翘嘴红鲌的侵入和过度繁殖,原本已接近灭绝的本土鲌鱼更是雪上加霜,种间竞争加剧。此外,红尾副鳅、宽鳍鲻、圆吻鲴、中华青鳉、岩原鲤等土著物种则会遭到直接捕食,其数量较少,生存能力低,生存状态需要密切关注。
简而言之,邛海的生态链仍面临被重塑的风险。在此背景下,开放钓捕名额就成了保护邛海生态及土著鱼的重要手段。相关公司表示,路亚垂钓只是其中一种控制方法,后续还将采取灯光诱捕、杀灭鱼卵、在繁殖期集中捕捞亲鱼等多种防控措施。至于是否真的有效,不妨交由时间验证。
邛海是四川省的第二大天然湖泊,水域面积为3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米,最大深度超过30米。在传统的捕鱼作业中,网捕是最主流的捕捞方式,通过“赶、拦、刺、张”的联合捕鱼法,鲢鳙等经济鱼类均能取得理想的回捕率。
但对于翘嘴红鲌,传统的网捕却收效甚微。首先,翘嘴鲌成年后大多单独捕食,聚群习性不明显,位置相对分散,赶鱼、聚鱼的难度较大;其次,此鱼肌肉发达,游动迅速,反应敏捷,受惊时能跳出水面一米多高,可轻松跨越围网,实际的起捕率很低(即便在高密度的养殖池塘中,翘嘴鲌也需要多次拉网才能捕尽,人力成本较高)。
相比于网捕,路亚钓捕则利用了翘嘴红鲌贪食的习性,且渔获目标专一,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是钓捕也有难点,最大的阻碍因素有两个:一是作钓范围小,形式被动;二是渔获物的规格难以控制。
首先来看作钓范围。一柄路亚竿长1.8~5.4米不等,风向、线杯、拟饵的重量、时机把控等都会影响抛投距离,落饵点距离岸边一般仅有数十米。资料显示,邛海东西宽度为5.5公里,南北长11.5公里,而路亚线的最长只有100米或150米,因而垂钓范围非常有限。事实上,在办理年卡后,路亚者并不能选择任意位置垂钓,作钓地点仅限于月亮湾和青龙寺之间的湖东岸线。
由此可见,路亚钓捕所能触及的水面范围和全湖面积相比微乎其微。此外,路亚钓捕属于被动捕捞方式,只能“愿者上钩”,考虑到湖中生物饵料较为丰富,因此实际的垂钓效果可能难以达到预期。
其次,垂钓的规格也很难把握。研究人员建议,邛海翘嘴鲌最好控制在鱼类资源总量的4%~5%,最适宜的起捕规格为50cm(约1.5kg)或55cm(约2kg),60cm以上的应作为控制规格。
而渔业调查却显示,邛海近岸区和浅草区的翘嘴鲌个体较小,大规格的个体则倾向于在湖区中央觅食。如此一来,路亚者捕到的小型翘嘴鲌可能占大多数,真正要消灭的对象——半米甚至米级的大型翘嘴难以被“定点重击”,捕除的效果难以保证。
综合以上两点,仅靠钓捕很难从根源上起到强有力的控制效果。要阻遏其泛滥态势,其他辅助手段将成为必要手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邛海的鱼类结构经历了外来鱼种“反客为主”的大转变。
50~60年代,土著鱼是湖区绝对的优势种;70年代,当地开始投放青草鲢鳙、银鱼等外来鱼种,渔业年产量由50吨飙升至117吨,彼时的邛海白鱼、邛海鲤等土著鱼却显示出资源衰退信号,以至于再也无法形成渔业产量;90年代之后,全湖捕捞量突破600吨,外来鱼全面“碾压”土著鱼,成为了渔民的主要捕捞对象。
作为外来物种的代表,翘嘴鲌的泛滥趋势最为明显,过度繁殖的原因并不复杂:水质状况是基础,饵料资源是主因,营养级别是关键。
1,翘嘴鲌对水质要求较高,常出没于水流缓慢、水草多的河湾湖库中,适宜水温为18~30℃,溶解氧一般要求在5mg/L以上。而邛海的水质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常年达到国家II类水质标准。
2,湖区的饵料资源非常丰富。在数十年的引种过程中,跟随经济鱼种一同侵入湖区的,还有麦穗鱼、鳑鲏、中华细鲫、鰕虎鱼等小型饵料鱼,人为放流的鱼苗同样会沦为饵料。
3,翘嘴鲌的营养级为2~3级,邛海中缺少能将其制服的天敌。湖中原生的肉食性鱼类很少,代表物种是大口鲇和黑鱼。但这两种鱼多在湖泊中下层活动,游泳速度较慢,且攻击方式以伏击为主,难以对翘嘴鲌形成有效制衡。
所以,要完全“压制”邛海翘嘴鲌并不容易,将其种群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就更困难了,这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做出稳妥的决策。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