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梗赏析网

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嘉宾齐聚共谋文化繁荣

09-06

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嘉宾齐聚共谋文化繁荣

汇聚运河力量,传承运河文化,激荡运河新潮。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9月5日,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在扬州举办。三湾古运河畔,以“融古汇今,千年运河与中华文明”为主题的主论坛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行,多位著名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溯源千年运河的文化根脉,对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进行精彩阐述。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邗沟,从此被今人称为“大运河”的一脉活水在中国大地上蔓延流淌。十年前,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苏是大运河起源地和申遗牵头城市所在省份,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此次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的主场地,就在运河原点城市扬州,堪称是一场“穿越千年的约定”。

追根溯源,大运河的历史价值与现代意义是什么?现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际博协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刘曙光提出了自己见解——大运河文化的本质和当代价值,在于创造和创新。

“作为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水利工程,大运河贯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其宏大规模和发展的连续性世间无二。在不同的时代,为应对不同环境和需求,大运河体系中出现了各项工程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因地制宜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精神。”刘曙光如此归纳大运河千年历史中的创造和创新。

“大运河既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活在当下的丰厚资源。”刘曙光强调,大运河的当代价值同样也是创造和创新。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文化”,是与经济、社会和发展相衔接的概念。大运河文化因此而成为串联城乡经济社会、带动新兴产业赋能文化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具有了汹涌澎湃的时代活力。

在文化遗产长河当中,大运河是贯穿古今的、百科全书般的灿烂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将目光聚焦于大运河南半部地区文明演进历史。结合历年来的考古发掘和重要出土文物,王巍一一阐释大运河南半部沿线地区出现过的上山文化、贾湖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一幅从蛮荒到文明的万年图卷在听众面前徐徐展开。

杭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南起点,大运河和良渚古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王巍认为,在大运河南半部地区沿线,距今约5300—4000年的良渚文化是最为耀眼的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已经探明,良渚古国稻作农业发达,拥有8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足球场)的稻田,手工业技术发达、分工精细,高端手工业(如琢玉等)已专业化。在那个久远的蛮荒年代,文明的星火就已经在如今大运河流过的长江下游地区灼灼闪耀。

两千多年来,大运河不仅润泽了中华大地,也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秘书长周庆富的眼中,大运河是水路,也是“文路”。“船头船尾都是故事,岸上水中都是人生”,大运河的滚滚浪涛,正是文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东晋画家顾恺之出生于运河边的无锡,书法大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生长、活跃在运河地区。一些著名的乐曲在运河边奏响,如感人心魄的《广陵散》、凄婉悲怆的《二泉映月》。运河更是一座“文学宝库”,诗词不胜枚举,波浪中翻涌着诗意。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它们也都与这条运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面向未来,大运河将为文艺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周庆富认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和充分弘扬千年大运河的当代价值,赋能文艺创作。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原创舞剧《红楼梦》的风行,为运河文艺工作者们提供了借鉴,“这两部新作,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是运河文艺的新风景、新收获。”周庆富说。

大河泱泱,利泽万方。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张建云向大家描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22年4月28日,德州四女寺枢纽和天津市九宣闸闸门缓缓开启,长江、黄河的水,流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707公里,至此,古老运河在历经百年阻断后首次全线通水。“一条历经2500年沧桑巨变、见证中华民族治水智慧的大河,一座刚刚建成通水的现代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两者融通古今在华北大地的碰撞,是一场河湖生命复苏的接力,是生态文明内涵的发展。”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一路北上。“从长江取水送到黄河边,落差有36米。为了克服落差,13级泵站逐级提水,构成世界上大型泵站数量最集中的现代化泵站群。”张建云说,大运河不仅是最古老的人工渠道,也拥有最现代的泵站群。

“中国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生命。”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教授乔清举把大运河视为中华文明特征的具象表现。何谓“河流的文化生命”?乔清举阐释说,河流的自然生命是指水量、水质、生态系统的本真性和完整性、健康地存在,而河流的文化生命,指的是“河流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必须与之交往的一种自然环境,对于流域地区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文化文明、哲学思维、历史进程的影响和塑造力量”。

历代踵事增华,运河流淌不绝。“河流的文化生命使河流超出自然现象,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具有了文化意义。”乔清举表示,要深刻理解建设大运河国家公园的重大意义,传承发展中华文明,“国家文化公园是文明的自然基础,是文化的时空舞台,是文脉的传承载体。我们要让文化、文明在我们的手上活起来。”

不同的研究领域、多样的发言主题以及纷呈的观点与见解,汇聚于一场盛会,充分展现了大运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指向一个共同的追求——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让古老的运河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流动的大运河文化不仅镌刻于往昔的辉煌记忆之中,更流向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顾星欣

红眼金鱼有啥寓意

金毛犬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