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梗赏析网

战国红材质特性深度解析

10-04

战国红材质特性深度解析

近年来,在北票市的一座山脉发现了一种矿物,它给文玩收藏界带来了新的惊喜,这就是红缟玛瑙——战国红。

战国红属于红缟玛瑙的一种,以产地命名可叫“北票红缟玛瑙”。之所以在民间叫做战国红,是因战国时期出土文物中,有一些饰物和北票红缟玛瑙近似,民间因此把此种玛瑙叫做战国红。

在战国时代,战国红玛瑙多用于贵族饰物、剑柄、珠串、环佩等。得益于玛瑙化学性质稳定,出土的战国红玛瑙依旧保持绚丽的色彩,土沁不多,本人见过的一颗战国时期的红玛瑙珠,和今天北票红缟玛瑙矿石十分接近。

而2011年辽宁葫芦岛市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 地发掘出土的玛瑙环,更是向世人证明了红缟玛瑙与几千年前战国饰物的渊源。限于战国红矿藏稀少和当时的开采能力,在战国末期和汉初,此种红缟玛瑙饰物基本 绝迹。直到今天,人们又再找到战国红矿脉,让我们重见战国时期贵族饰品的风采。

战国红的形成

作为二氧化硅的衍生物,玛瑙为二氧化硅岩浆胶体灌入岩石(如玄武岩)缝隙结晶后形成。全世界玛瑙产地极多,玛瑙普遍具有的特性是具有缠丝,缟带,因掺杂其他矿物而具有颜色。中国人喜爱的云南宝山南红,即为红色,而雨花石的缠丝也十分著名。

战国红玛瑙同时兼具了玛瑙顶级的色和丝两种特点。其丝为红黄色,丝间的过渡色则有红、黄、绿、紫、无色等多种。而各色在色谱上均有很宽泛的过度,黄色从土黄 到明黄,红色从暗红到血红。如此之多的颜色和复杂的缠丝相结合,形成了战国红千变万化的特点,可谓极尽自然变化之能事。雪花向人类展示了水气凝结时的曼妙 多姿,战国红则向我们呈现了岩浆涌入岩石缝隙时的无

穷变化。

战国红中的矾与动丝

战国红岩浆在凝结时,多以类水晶质为核心,此种核心质地松软,密度低,民间俗称矾心。玛瑙原石多有矾心,无论马达加斯加玛瑙还是巴西玛瑙中均有矾心,有些还能形成晶洞。

战国红原石中绝大多数都带有矾心,矾心多因质地松散,无法抛光,所以成品中如带有矾心,一般视为瑕疵。但有极少数的硬矾存在,虽然也带有矾丝,但是依然可抛光,品质稍好。

战国红中也存在透明的玛瑙,此种玛瑙颜色有偏黑、偏白的,俗称冻料或青肉。除了矾心外,也有冻心的原石,冻料的纯在为战国红添加了透光性,使战国红具有更多变化。

当冻料夹在红黄缠丝之间时,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现象,这种现象民间俗称动丝、闪丝、活丝、三维丝,形成条件是就是有色(多为红色,少数黄色)玛瑙缠丝之间填充了透明的冻料玛瑙层,且有色玛瑙缠丝间距很小。

冻料玛瑙层可透光,在改变视线角度时,产生透光差异,视觉效果好像丝在动。动丝效果在其他类缠丝玛瑙中也有,如雨花石和凉山南红中也有出现,北票战国红动丝料更是具有颜色鲜艳,观感奇特。因动丝料较少,更显珍贵。

战国红中还有一种横断的色纹,俗称水线,石线,疑似经过二次地址变迁,已形成的玛瑙再次震裂,岩浆又涌入,冷却后形成水线。

水线通常将战国红的丝、色隔断,在用手电为器物打光的时候,水线能将光阻隔,在器物中形成两个光感的世界。

不同地层的材料特征

北票早期采挖的战国红矿石冻料较少,红黄颜色艳丽,缠丝明显,北票战国红中的上品多于这一时期出产。中期冻料出现较多,红黄色艳丽度下降,但缠丝增多,中期 偏后出现了土黄料、深红料,料性也趋干,透润度下降。目前对北票战国红矿脉的大面积发掘,各种有有特点的料均有出现,如带水草的料,紫冻料,白瓷料。

当地政府对于开采的限制,也使很多精品料色暂缓与世人见面。以上所述无论是早中后的的分类,还是按矿层深度的分类,都不是绝对的,各个时期依然有好料次料的出现,只是好坏比例不同而已。动丝料就是贯穿各个时期都有,只是中期较多而已。

战国红的加工

北票战国红复杂的缠丝和色带,随着人为切割时的不同角度,呈现出更趋多样的纹理。同一块缠丝料,加工成牌子或加工成珠子,成品会有完全不同的呈现。

有些完全由丝组成的珠子,每观察一个部位,都会有新的发现,这也是北票战国红的另一个魅力所在。把玩北票战国红,必须购买的设备是手电和高倍放大镜,手电可以看清一些物件内部的色

彩和结构,放大镜下,才能更好地看清一些极细动丝的分层。

北票战国红出材率低,十斤以上的大料不多,原石多呈放射型色带状分布于杂石之中,所以有“战国红无大件”的俗语。加工方面,在战国红知名度还不高的那段时 期,基本就是做圆珠,大料做大珠,小料做小珠,极品的大料出手镯、大方章等。随着知名度渐高好原石越来越少,出品率低的珠子逐渐被桶珠、勒子、牌子、吊胆 取代。北票战国红雕件不多,因战国红的丝色繁复,不容易设计出好的巧雕,而北工也不如南工精细。

每一块战国红都充满自然界的瑰丽气息,它带着地球用亿万年时间累积的艳丽、交错、奇异与绚烂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去品鉴、收藏、交流和把玩。

齐白石作品

乌木手串有什么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