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基因基础原理合集将阐述完整的虎皮鹦鹉变异基因种类及示例。虎皮鹦鹉基因基础原理将为虎皮鹦鹉变异基因的介绍做铺垫,方便后文阅读。本合集共整理了38种虎皮鹦鹉变异基因,文末将附上对专业词汇的解释。
本期要介绍的是伊斯利亮体种(Easley Clearbody)虎皮鹦鹉。
伊利斯亮体种也被称为显性亮体种(Dominant Clearbody),是三十多种影响虎皮鹦鹉颜色的基因之一。
多年中涌现了很多品种的虎皮鹦鹉都能生成亮黄色或白色的身体颜色,配上正常的黑色条纹,这种花色的虎皮鹦鹉在M D S 阿莫博士(Dr M D S Armour)的书《展示级虎皮鹦鹉》(Exhibition Budgerigars)中,被R A 沃尔斯(R A Vowles)称为”蕾丝黄”(laced yellow)。
在一篇刊登于《笼养鸟》(Cage and Aviary Birds)的书中,T 丹尼尔博士(Dr T Daniels)将1981年所知的这种鸟做了一个总结。其中有很多虎皮鹦鹉没有建立起稳定的血系,而有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鹦鹉则被报道,可能拥有同一种基因。伊斯利亮体种是成功建立的血系之一,可能在美国和澳洲分别建立了两次。
这种名叫伊斯利亮体种或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的品种是被它的培育人C F 伊斯利(C F Easley)发现并描述的,他的原话是”身体颜色从蓝色或绿色变为白色或黄色,翅膀上的黑色斑纹、飞羽和羽干变为深黑色。腮点是黑色的,脸部三角斑是淡蓝色或紫色。”
“he body colour is changed from blue or green to white or yellow and the wing barring, flights and shaft feathers become jet black. Throat spots are black and the cheek patch is pale bluish or lavender.”
这个描述或许带点理想的成分在里面,只有双因子亮体种可以达到这种样子。伊斯利还说道”身体羽毛的清晰程度和翅膀斑纹的黑色深度取决于每只鸟基因的强度。”
“the clear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arkness of the wing barrings depends on the strength of the factor in the individual bird”
说明每只鸟颜色的参透程度和黑色斑纹的颜色深度不同。
伊斯利亮体种的名字来源于发现并创建它血系的人——加利福尼亚里亚尔托(Rialto)的C F 伊斯利。1957年1月,他将一只蛋白石种深绿色公鸟跟一只钴蓝色母鸟配对,诞生出一只雏鸟母鸟,并将这只母鸟称为“身体颜色为黄色的蛋白石种灰翅基因深绿色虎皮鹦鹉,翅膀上斑纹呈现极其深的暗灰色”。
1958年1月,这只母鸟跟另一只野生型深绿色公鸟配对,培育出四只雏鸟,其中两只是突变色虎皮鹦鹉,两只都是公鸟,身体颜色为黄色,翅膀斑纹颜色为黑色,尾羽为黑色,脸部三角斑尾浅紫色(薰衣草色),其中一只是蛋白石,另一只是野生型。
伊斯利先生用这些鸟先后共培育出超过200只亮体种虎皮鹦鹉。早期的突变基因身上较黄,后期却会出现一些不那么黄的个体。在一系列的实验中,伊斯利先生发现身体颜色和翅膀斑纹的深度会有各种变化,但它们脸部的三角斑一直保持浅紫色,没有改变。在稳固血系的过程中,伊斯利先生证明了这种基因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伊斯利先生没有抛售过任何一只“蕾丝亮体”(Laced Clears)虎皮鹦鹉,一直到1965年才在美国虎皮鹦鹉协会公告上发布了第一条关于该种虎皮鹦鹉的销售信息。
伊斯利先生于1973年去世,抛售了所有的鸟,那他的鸟跟如今的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血系不同。20世纪70年代后期得克萨斯州高地的杰弗瑞·舒尔茨(Jeffery Shultz)有几只受到显性突变影响,脸部三角斑为紫色的亮体种虎皮鹦鹉,这些鸟或是伊斯利亮体种的后代,或是与伊斯利亮体种相关的品种。同一时代,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的本·帕利克(Ben Pawlik)有一些鸟,他认为那些鸟是伊斯利亮体种。
加利卜·埃尔纳什(Ghalib Al-Naser)形容了显性伊斯利亮体种从美国来到欧洲的过程。莱茵哈德·莫克丁(Reinhard Molkentin)在1990年从加利福尼亚州进口了两只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1992年怀尔德·霍特(Wilfried Kopp)从海尔·莫克丁(Herr Molkentin)手里买走了那对虎皮鹦鹉的雏鸟。之后那些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被进口到英国,格林(Gren)和帕特·诺里斯(Pat Norris)在2000年从莱茵哈德·莫克丁(他当时在南非)手里买到了一只蛋白石肉桂翅种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加利卜·埃尔纳什又于2001年在德国从怀尔德·霍特手里进口了一只灰绿色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公鸟,后面他又买了两只公鸟。貌似欧洲所有的显性亮体种都是1990年海尔·莫克丁从加利福尼亚州进口的那对虎皮鹦鹉的后代。
但是,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也可能是在澳洲南部贝弗利的鲍勃·汉考克(Bob Hancock)鸟舍首次出现的,那时候他繁育出了一种被他称为黑翅黄虎皮鹦鹉(Blackwing Yellows)和黑翅银虎皮鹦鹉(Blackwing Silver)的鸟,这个名称被沿用了很多年。这个品种最早出现于1933年,一堆天空蓝虎皮鹦鹉生下了四只天空蓝虎皮鹦鹉雏鸟和一只黑翅银母鸟。黑翅银虎皮鹦鹉有着白色的身体,臀部透着浅蓝色,翅膀斑纹与野生型无异,眼睛黑色,尾羽为黑色,脸部腮点为银灰色。这只母鸟被拿去和一只淡化天空蓝公鸟配对,生下了一只黑翅银公鸟,用这种公鸟反过去和它的母亲配对,生下了更多的黑翅银雏鸟,之后还出生了黑翅黄虎皮鹦鹉。他证明了这种基因是显性遗传,并非伴性遗传。这两种显性基因的表述过于相似,简直一摸一样。
显性亮体种基因相对于野生型基因来讲呈现显性,因此一只有着单条显性亮体种基因的虎皮鹦鹉就能够将一只野生型虎皮鹦鹉变成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SF),将其身体颜色变成淡绿色。单条显性亮体种的等位基因能够完全表达这个突变。
双因子显性亮体种虎皮鹦鹉,带有两条显性亮体种的等位基因,通常比单基因的身体颜色更浅,翅膀条纹颜色更深。
显性亮体种基因位于其中一个常染色体基因上面。目前尚未发现其他突变基因与之有关联。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