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梗赏析网

蒙山春茶:青绿的诗意

03-14

蒙山春茶:青绿的诗意

春天,蜀地山水如晕染般变绿,与友人相约到蒙顶山采茶。绿水青山,若隐若现。远眺,春山如黛,层峦叠嶂;近观,陌上春茶,吐露嫩芽。春日诗意,奔赴眼前。

春季第一抹新绿,吸大地雨露,在深绿色中挺立着淡绿、鹅黄嫩芽。蒙山春茶,须采明前新出的一两片嫩芽。身着藏青茶衣的农妇,腰上系着金黄竹篓,素手在绣花针般细密的嫩芽上飞舞,如白蝶跳跃枝头,如抽丝般飞速捻起细细密密的线头。指尖轻轻拈起茶叶,向上一提,便将其收入掌心。农妇一再叮嘱,嫩芽要向上捻起,如用手指掐,制出的茶叶梗便会发黑,影响成色。

采茶后是制茶。偌大的制茶车间排列着一排排炒茶大锅,大锅旁围着叽叽喳喳的各路游客,将车间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铁锅微烫,锅上覆着一层薄薄的白毫。我们正要将白毫扫除,制茶师傅说,这是嫩叶上的芽毫,是上一锅炒茶剩下的好东西、精华。才早上9时,我们已是第二批制茶人。第一批游客昨天就已入住,天未亮便和采茶工人一道采茶、制茶了。

茶师将我们采摘的一篓篓嫩芽倒入渐渐发烫的铁锅,宽厚的手掌在大锅里搓揉抓捏、平铺撒扫。他好像将全身力道都汇入双掌,在锅中打起了太极。明前茶芽娇叶嫩,制茶的火候、时间尤为关键。我们试着向他学习,铁锅渐烫,手无意间碰到锅底,烫得跳起老高,于是手下慌乱,忽高忽低,好似猫在刨沙,毫无茶师浑然一体的力度和劲道。

锅底变得黑里微微透红,越来越烫。嫩芽由淡绿、碧绿、青翠、深翠、青黛缓缓变深,慢慢卷起,茶香自锅底升腾,渐渐浓郁,像春天越发热情的怀抱,散发着春天浓郁的气息。茶师将茶叶捞起,如揉面般搓揉。几番搓揉后,一篓篓倒入锅中的嫩绿便蜷缩成掌中的一坨坨青黛。茶师将茶叶平铺在茶篓中,开始晾晒,曲卷的茶叶伴着清香舒展、蔓延。

一个高瘦身影穿过人群向我们走来,他是去年接待我们的茶山老板。春寒料峭,他却只穿着单衣,袖子撸得老高,额上有点点汗珠。他伸手和我们握手,见手上有一层白茸茸的茶毫,赶紧将手缩回去在身上擦了擦。他说,今年太忙,客人比疫情前翻番,一早他已接待了十几个团队。

忆及去年此时,他陪着我们炒茶、聊天。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蒙顶茶有三贵:一贵早,二贵嫩,三贵勤。一到茶季,茶农像打仗一样,争分夺秒。茶没长出来,愁;茶长出来了,采不及,也愁;制好卖不出去,更愁。他叹了口气,说茶农不易,作为茶农之子,他儿时常听父母长吁短叹,年少便识愁滋味。

他家中光景是这几年才变的。每到炒茶季,会有大批游客来到这里踏青采茶,游茶山、走茶道、赏茶园、吃茶餐、购茶礼、听茶史、做茶农、学茶识、观茶艺、品茶香。售茶成了他家茶产业中的最后一环。他和家人再也不急,从立春至龙抬头、惊蛰,从春分至清明、谷雨,从立夏到芒种、夏至,各时节均有精彩。他开玩笑说,现在愁的是人太多,从春节开始,便忙得停不下来,最近又新招了一些人手,生怕远来的游客失望。

“我这茶山上的民宿早预订满了,还加了一片帐篷露营地。”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一排排深绿色的帐篷和茶山融为一体。帐篷搭在茶垄上,拉开帐篷、跳下茶垄就可采茶。夜里在星空下围炉煮茶,坐在矮竹椅上,烤土豆、新笋、鸡鸭。春笋从封闭一冬的土地中冒出尖头,竹篮、竹篓、竹筛、竹簸箕、竹篱,皓月当空,人在草木间,伴着虫鸣,炒茶的干香、茶汤的润香、茶树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三五好友边品茶边闲聊,温暖惬意。研学的孩子们也可全程参与采茶、制茶,观测茶山生态。

午餐就地取材,以茶为菜,配上当季的春笋、椿芽、鲜胡豆。老板亲手端上一盘菜,大声地推荐:“这是新菜‘东坡围炉’。”名字响亮。东坡文化撞上流行的围炉煮茶,碧绿的茶叶点缀在红彤彤、油亮亮的东坡肉上,如红丝绒托出的翡翠粒,对比强烈,新鲜有趣,让人莞尔。

泡上一杯亲手炒制的春茶,银针在氤氲着热气的玻璃杯中根根竖立,起起伏伏,将清泉染成青绿。叶片在水中翻滚、舒展,在蛰伏后绽放出勃勃生机,涌动出春的气息。

一叶知春,只此青绿。(作者:田禾;编辑:杨硕)

宠物鱼图鉴

轩辕石哪里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