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湛琛
赏石,是一种发现的艺术,属于审美范畴。在我国5000年灿烂文化中,赏石文化是一个重要分支。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赏石艺术的申遗成功、鉴评标准的标准化,这些都标志着赏石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代。
现代赏石,以其特有的具象美、意象美和抽象美,博得了上至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青睐。而赏石活动,也由简单的赏玩上升到文化艺术的高度。
而想要达到这个高度,就必须提升赏石境界。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人类与石头,缘起旧石器时代。从使用的工具到佩戴的饰物,是从生存到审美的一个质的飞跃;从玉器的出现到美石的赏玩,也是赏石范围的外延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至宋代,米芾提出“瘦、皱、漏、透”,是比较完整的赏石理论,也是被公认的古代赏石标准。
清末藏石大家张轮远提出“形、质、色、纹”的赏石理念,这是在“瘦、皱、漏、透”的基础上对赏石理论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交通的改善,人们采石的范围和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新石种的不断涌现,人们对美石的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
而当代的“形、质、色、纹、韵”,更增加了赏石过程中的人文因素,突出了精神层面的意韵之美。
不论是赏石藏家还是赏石理论家,都不应局限于传统的赏石理论,而应与时俱进,不断总结与创新。因循守旧、按图索骥固然不可取,但是摒弃历史、放弃传统更不可取。
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赏石文化。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观赏石种类达几百种,其中不免有形体差异、大小之分。笔者以为,真正的赏石境界,应该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存,高雅与通俗融合。正所谓,没有下里巴人就没有阳春白雪,没有通俗也没有高雅。
赏石,是一种审美活动,赏石者的年龄、阅历、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等对赏石活动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每块石头各有不同,而千人千面,每个人的视角、境界也不尽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真正有高度、有境界的赏石家,应该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理解、接纳和包容一切。用一句哲学的话来说,凡是存在即是合理。从赏石个体上说,只要感觉到了美,便达到了一定的赏石境界;从赏石理论上讲,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繁荣赏石艺术。
赏石,首先是认识,而后是喜欢、痴迷,最后总要归于平静、致远,达到中和。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审美准则,也是赏石的至高境界。
要达到中和,首先人格要完善,学识要渊博,阅历要丰富,底蕴要深厚。而这一切,都以情趣为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无穷的动力。与石友为伍、与书籍为伴、与石头为友,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和品鉴,我们才会最终修成“正果”。
发现和培养兴趣的过程,切忌朝三暮四、半途而发。只有始终如一、执著追求的人,才能在赏石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进而达到一个理想的中和境界。
古人赏石,或对当朝不满,对自己的境遇不满,移情于物;或崇尚山水、贴近自然,以物言志。无论如何,都离不开“审美”二字。而赏石的境界,本该注重情趣,注重审美。
赏石之道,尤重人品;山水有情,包容众生;奇石不言,唯在德性。品评、赏玩奇石,其品高者,一言一行,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师者,却物欲流露于外。
可以说,有德者,必为贤明之士,众人景仰;而有石道无石德者,虽有才识,必遭唾弃。宋徽宗时宰相蔡京,能诗善文,书法亦名列“宋四家”之中,其赏石水平更是叫绝。只因其为人奸诈、玩弄权术而为后人不齿。与其同时代的米芾,品性高雅,则流芳至今。在中国赏石艺术发展的长河中,“以清高之艺而为恶赖之行”者必然会被历史、被后人所抛弃。
石有道,学无涯。德厚者,境自高。赏石者,应当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高雅的情趣、精深的审美,身体力行,带动广大石友传承和弘扬赏石文化。
历史悠久的赏石艺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观赏石协会的带领下,注重传承和包容,注重情趣和审美,一定会引领时代,从而达到一个新的赏石境界,推动观赏石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转自《宝藏》杂志,图文版权归《宝藏》杂志和作者所有,转载需获著作权人书面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