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梗赏析网

横穿太平洋飞行的鸟:超越肉身的奇迹之旅!

08-02

横穿太平洋飞行的鸟:超越肉身的奇迹之旅!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候鸟迁飞的过程即既是一次美丽的壮举,也是这些鸟一次次地为生存而勇敢起飞。

这些鸟儿里面,有一种鸟,它们或许不是迁徙距离最远的,也不是最濒危的,但是它们却能打破肉身的极限,在一次次不停息的飞翔里创造了令人为之震撼的记录。

它就是斑尾塍鹬( chénɡ yù),一种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飞行战斗机”。

代号为“E7”的这只斑尾塍鹬在近些年全世界的鸟类研究领域的知名度非常高,它在2007年创造,有记录以来人类观测到的鸟类不间断飞行的最长记录。

“E7”是一只雌性斑尾塍鹬,2007年新西兰鸟类专家在它体内植入了一小片卫星追踪装置,当年的3月17号,它和它的小伙伴们一起开始了春季迁徙的旅途。

在追踪检测中,科学家们有了惊人的发现,“E7”大概飞行了七天七夜的时间,一万零两百多公里,从新西兰直飞到鸭绿江口保护区。

它的这项记录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想象,也是绝对具有历史性的科学价值。

«【·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为了保证这次“超长马拉松”,出发之前,“E7”和它的伙伴们做好了充足的体能准备,根据科学家的估算,这次飞行它的翅膀大概需要上下震动150万次。

等它们到达鸭绿江口保护区时,体重基本上会降调一半,之后它们会在此进行一个月左右的休整,继续增重。

它们在中国属于旅鸟,鸭绿江口保护区并不是它们的终点,而只是它们的中转站,每年的4到5月份和9到10月份,这些小小鸟都会以家庭或者小组群为单位在这里暂留。

它们在正常情况下,体重也只有300克左右,飞行中还要不断地消耗,最后只剩下100多克的身体,海上的一阵飓风可能就会将它们毫无声息地卷入大海。

因此它们必须要为这次充满危险的飞行努力囤积能量维持飞行,鸭绿江湿地上的海鲜是它们最喜爱的食物,例如小鱼、小虾、杂色的花蛤等等。

这些斑尾塍鹬之所以会选择在鸭绿江口作为“补给站”,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的食物非常的丰富,人为破坏很少,它们能够安心地在此觅食。

等到它们补充完能量后,这些斑尾塍鹬还会继续北迁,“E7”是在这里休息了五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之后又继续飞去了阿拉斯加繁育后代。

结束自己的繁殖任务之后,它们又将踏上返程的路。

从2007年8月30日到9月7日,“E7”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再次不间断不停歇地飞行了11664公里,斜跨太平洋,从阿拉斯加直接飞到了新西兰,直接创造了这项鸟类记录。

然而这并不是它们的飞行极限,2020年10月14日,新华网报道,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只打破纪录的雄性斑尾塍鹬。

它被命名为“4BBRW”,于2020年9月16日从阿拉斯加出发,飞跃阿留申群岛,之后进入太平洋飞回新西兰。

但是在途中它遭遇到了强劲东风的影响,路线出现偏离,被吹到了澳大利亚,历经11天之后,才顺利到达目的地。

期间的距离估算约为12200公里,超过了“E7”2007年创造的记录。

它们每年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都要飞行近4万多公里,在斑尾塍鹬平均15到20年的寿命中,迁徙的路线总长竟然要超过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跨越万里的“寻爱之旅”·】»

但是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它们为什么不能停下来歇一歇呢,难道不应该劳逸结合吗?

要知道时间不等人,当然也不会等鸟,它们每一次的迁徙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到达补给点和目的地,然后有规律地往返。

如果迁徙的效率和速度不达标,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错失食物补给和繁衍的机会。

并且如果多次停歇也会增加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还有被病菌感染、补给不足等危险,它们大多数会选择从太平洋上空直线跨越,这样也能大大缩短路程。

虽然会辛苦一点,但是它们也为了这种长距离的迁徙进化出了超强的耐力和应对恶劣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它们的旅途保驾护航。

而这些斑尾塍鹬之所以如此卖力地飞行,丝毫不敢懈怠,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种群的繁衍大计。

这样的动力促使它们不知疲倦,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山海,这样的旅行也是它们生命的一部分。

它们的繁殖期在6到8月份,在此之前它们必须要抵达它们最终的繁殖地,阿拉斯加开阔的冻土地带,这个季节,冻土已经解封,十分适合“谈恋爱”和“生娃”。

处在繁殖期的斑尾塍鹬毛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繁殖期,雄鸟的胸腹部会变成栗红色,而雌鸟则会变成斑驳的橙色,不在繁殖期的时候,它们的毛色会比较相似,胸部都是灰褐色的。

然而这样的毛色变化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吸引异性的目光,早日开启自己的恋爱,等它们寻找到伴侣之后,就会抓紧时间繁殖。

它们喜欢在附近沼泽或者河岸边的太苔原上筑巢,巢穴的搭建也很潦草,就是在地上使劲地踩压,然后形成一个浅坑,一个简易的巢穴就完成了。

有一些比较“勤快”的,会在窝里铺上一些地衣或者硬草,之后就可以进行产卵、孵卵活动。

它们每窝可以产卵3到5枚,比鹌鹑蛋稍大,呈梨形,蛋壳多是橄榄绿,经过21天的轮流孵化,幼崽就可以破壳而出。

在雌鸟负责孵卵期间,雄鸟也会在旁边充当“守卫”,警惕附近的危险。

雄鸟在“责任”的驱动下,它们会变得十分英勇,面对一些猛禽和狐狸等虎视眈眈的天敌,总会不惧生死的迎难而上,奋力拼搏。

幼崽的成长也是十分迅速的,出生一两个月后它们就必须要面临鸟生的第一次长途跋涉,这也是一次生命的考验。

然而这样的飞行对它们来说是充满了危险和挑战的,根据数据统计,在这些斑尾塍鹬从阿拉斯加飞回到新西兰的这段旅途中,它们的同伴就会减少2%。

而栖息地的丧失是它们数量减少最主要的原因。

能够驻足的地方在不断减少,也就意味着食物会越来越少,它们所能囤积的能量就会不充足,很有可能就会飞到半路能量不足而摔下来。

但是这些都不足以阻挡它们“寻爱”的脚步,这场跨越万里的繁衍之行,一年又一年地反反复复,始终没有停下,这样的毅力和耐力不禁令人为之动容。

参考:

新华网《飞行了1.2万公里!这只鸟被誉为“喷气式战斗机”》,2020-10-14

湛江晚报《了不起!飞行万里不眠不休不吃不喝......》,2020-11-24

央视网《[新闻直播间]辽宁 斑尾塍鹬E7:一只飞越大洋的小小鸟》2019-4-20

宠物医生

古代仕女图怎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