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好茶需有妙器配”,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发现茶具的选择得当与否,与泡茶、品茶的效果密切相关,所以茶具的选配也是泡好茶的关键因素,这正所谓“器为茶之父”。
在饮茶过程中,人们的意识、理念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不断渗入茶事,茶饮生活也逐渐雅化,从而使人们对茶器具提出了典雅、质朴、精美等审美的要求,这也是人们选择茶具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古到今,凡是讲究品茗情趣的人,都崇尚意境高雅,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
以“色泽”选配茶具
在中国古代,人们非常注重茶叶的汤色,并以此作为茶具选配的标准。唐代茶人们喝的都是饼茶,这种茶的茶汤呈淡红色。当这种茶汤倒入瓷质茶具之后,汤色就会因瓷色的不同引起变化。当时邢州生产的白瓷,会使茶汤变为红色;洪州生产的褐瓷,会使茶汤显出黑色;寿州生产的黄瓷,会使茶汤呈为紫色,因此,这些茶具都不宜选择。而越州的瓷为青色,倾入淡红色的茶汤,会呈显出赏心悦目的绿色,所以当时的雅士品茶都选择越州瓷茶具。陆羽更是从茶叶欣赏的角度,提出了“青则益茶”,认为以青色越瓷茶具为上品。
宋代,饮茶风俗逐渐由煎茶、煮茶发展为点茶、分茶,此时茶汤的色泽已经接近白色了。而唐代所推崇的青色茶碗无法衬托出茶的“白”色。所以,此时的茶碗已改为茶盏,而且对盏色也有了新的要求。当时,茶盏的选配原则是以黑色和青色为贵,认为黑釉茶盏才能反映出茶汤的色泽。
元明时期,人们由饮团茶改为饮散茶,饮用的芽茶,茶汤已由宋代的白色变为黄白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不再是黑色了,而是白色。所以白色茶盏又成为人们的首选茶具,如明代的屠隆就认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