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北海市区东南方向约15公里,就到了素有“海上森林”之称的金海湾红树林,这里是北海银滩的组成部分。
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树林应该是遮天蔽日高耸入云,没想到金海湾红树林是生长在一大片湿地之中,灌木一样苍翠于大海一隅,守护着这方无垠的海洋。
在红树林景观栈道上观望,3000多亩的“海上森林”葱郁在阳光里,作为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红树繁殖方式非常特殊,据说红树的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长成树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于是就变成一棵小红树。成为红树后,它们会从母树上脱落独自成长,但是要想长成眼前这种结实葱郁的枝干,它们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那边有一片明显高大茂密的红树,它们似乎长势优于其他红树,我文原因,景区的讲解员说,这是一片外来物种,人工栽种没几年,繁殖的速度和茂密程度远超本土红树。我说,那怎么不多种一些呢?她笑了,说因为这种外来树种繁殖速度和长势凶猛,担心吞噬掉本地物种,所以就不能再种植了,要保护本土物种,否则后果很严重。本土红树一旦灭绝那就是灾难性的。
的确如此,任何生物都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和地域属性,外来物种没有天敌抑制,或许是泛滥成灾。
来这里游览不仅是观光,还能学到很多植物知识,比如,我们知道树木长期在水中一定会被淹死,但是红树林却不是这样,它们不但不能够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养分,反而会把体内的水分返生出来,这种独特的功能,使红树林能够海洋湿地生长繁殖。而成熟的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还能够形成一道防风消浪、保护海堤的天然屏障。它们掉落的树叶木屑还能转换为鱼、虾、贝类和螃蟹等浅海湿地生物的食料,简直就是完美的食物生态链。
而在湿地的泥沼上面,不时地看见这里特有的海洋生物——“独钳蟹”。这个名字是我起的,它的学名叫招潮蟹,因为它们只有一只钳子,所以我就叫它“独钳蟹”了。据说这只独钳主要是威吓敌人和求偶,长在左侧或者右侧,它们以钳为手,摄取食物或者战斗。不过它们的通体颜色像是被烤熟的色调,是不是想把它吃掉?
更神奇的是,这只独钳像壁虎尾巴一样,一旦断掉便可以再生,倘若大钳被对手捉住,它们立马就会“断臂求生”。
这里也是跳跳鱼的家园,跳跳鱼的学名叫弹涂鱼,据说是鱼类中的天才,它们能爬到大树上,通常只生活在红树林泥沼或树枝上,一生都不在水里,如果涨潮的话,它们就躲在树上,不过奇怪的是,既然这样,干脆别叫鱼了,叫个什么猴岂不是更贴切。
弹涂鱼数量挺多,浑身裹满了泥巴,在泥涂上爬来爬去。可惜我的相机焦距有点短,鱼的身上又满是泥巴,难以和泥涂明显区别,拍出的照片几乎看不到鱼的轮廓。
讲解员介绍,红树林是陆地与海洋间特有的景观,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有上百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这是多么和谐美丽的画卷,各种大自然的生物在此安居相处,共生共存,而人们来到这里欣赏群鹜飞天,蓝天碧海,红日白沙的诗意画卷。
假如是傍晚来到这里,可以领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盛宴。我来的时候正是下午阳光正烈的时分,游览一圈后便乘车离去,很多时候,我们与美景还是需要一些缘分的,只能看当下的景,无法等到黄昏看一场绝美盛宴了。
回程的路上,看到几个壮族大妈,她们头戴斗笠,赤脚走在公路上,肩挑着扁担,扁担是一枚钉耙样的工具,同行的人说,她们就是赶海人,就在红树林不远的沙滩上挖沙虫。“沙虫长的像一根肠子,很好吃的。”朋友说,又叫海人参,没有鱼翅鲍鱼的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是海参鱼翅所不及的美味。
第一次知道沙虫这种生物,回来查了一下,发现这种生物对生存环境极其严苛,似乎不能有一点工业污染,否则就不能成活,堪称“环境标志生物”,由此可见,这里的生态是怎样优良。
在红树林东面,还有一个面积巨大的疍家民俗园区,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彻一壶茶,或坐在木亭中,或躺在舒适的沙滩椅上,吹吹海风看看海景,遐想无限;又可以到疍家民俗园去了解北海疍家渔民日常生活场景,观赏疍家民俗风情歌舞表演;还可以到广阔的海滩上去围海捞鱼、挖海螺、捉螃蟹、挖沙虫,体验渔民生活,享受收获的喜悦;或乘坐快艇在观赏红树林的同时感受海上动感漂移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