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柏从以前鲜为人知到如今全民疯狂,姑且不论诸多争议和各种观点的优劣对错,至少是事实上成为了当下最为火爆的木制品种。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崖柏,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都有,让人摸不清头脑,分不清南北,难道这么多不同价位的都是纯正的崖柏吗?孰优孰劣,孰真孰假?今天就来给崖柏做一个诊断!
①从年轮来分辨崖柏
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在有营养的地方,长势快。在贫瘠的地方,长势慢。毫无疑问,长的快,年轮就粗大,长的慢,年轮就细密。岩石地质山崖上的料,土少,水少,自然营养也就少,想要长的快,似乎有点不太可能,每一圈年轮之间的间距都很小,整体上看起来很密。而地柏则不同,土量大,水分足,营养充沛,自然年轮的间距也就大一些,木质也较软。
②从崖柏毛料的根部分辨
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崖柏的根系,是会始终向着地心方向生长,有土则会依附。这是由于植物生长素决定的,说简单一点,也就是哪里有土,就往哪里钻(好像每种植物都是这样啊)。在土量大的地方,根系是向四个方向扩散并向下(也不排除只朝一个方向的)。由于没有岩石的挤压,地柏的根系往往是圆的,整体来看,就像是一朵盛开花,在这里说的根系是圆的,并不是单指根的横截面是圆的,还指是根系的整体看上去是圆的。山崖上料的则不同,除了特别明显的扁根外,根系的整体几乎看不出什么形状,一眼就能看出其生长环境的恶劣。地柏,相对根圆而长而且根从粗圆到根尾尖细,而崖柏根还是扁平的多。
③从崖柏毛料的大形来分辨
崖柏生长环境恶劣,为了生存,只能将根系扎入岩石,然后向着有阳光的地方生长。所见到的崖柏,形状都非常奇怪,几乎没有直的,不是卷就是扭,而且往往不会长成一坨,这似乎不太符合植物的生长特性。这样说可能有点难以理解,再说通俗一点,在土坡上生长的侧柏,茎的各部所受阳光相同,生长素分布均匀,茎便直立生长。而山崖上的侧柏,由于生长位置的原因,有一个或几个方向是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茎部便向光源弯曲。
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崖柏会生长的快一些,待到长粗壮了,遇到年景不好它都牺牲部分躯干以保存活,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双色料,枯的部分只是支撑,活的只靠水线供给养分让其生长,一边生一边死,既形成舍利干,又有活体。土比较多的地方出来的比较粗壮而且直,土少的岩缝里出来的一般都是陀陀,或者扭曲,或者菩萨云纹。
④崖柏的川料、藏料和太行料的区别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分别从气味开始,因为气味不会骗人。
川料,普遍闻起来都比较冲,带的甜味相对比较生硬,不是很淳的那种。(川料中城口保护区的料子是最好的,层次感分明并且带有薄荷甜润。)
藏料,普遍都偏向于“药味”,比较浓郁,带有点点泥土的味道,特别是根部的藏料,如果在贴近鼻尖大力呼吸,味道其让人不舒服。(这里并没有说藏料不好,只是大部分藏料都存在这里问题,有少部分藏料层次感还是很分明味道不错的。)
太行料,醇甜而细微,半带小小的薄荷清香,确切点来说闻起来很舒服。之前有不少朋友就说,真正太行料的崖柏闻起来感觉会上瘾,会让人很舍不得放手。
川料和太行料是最难分开的,最简单的气味方式就是多接触一些料子,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多比较一些原料,时间久了,自然就能对比出来那种感觉了,多对比能胜过我言语的表达。
另外一点,就是从颜色区分。
⑤还有从瘤体区分
川料颜色极大多数都是偏向红底向黑,而且瘤子普遍大。
而太行料的是当之无愧的黄色,甚至金黄底,瘤子方面可以细腻成芝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芝麻瘤”,这是所有其他崖柏料子无法比拟的。
▍主编李博士,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植物学”硕士,“木材科学与技术”博士,自幼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从事中式古典红木家具与工艺品行业研究多年,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欢迎沟通、交流!红木文玩:主编微信:61316812,水晶、蜜蜡、南红:主编微信:JXG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