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梗赏析网

揭秘金翅鲤鱼在北方的神秘地位及南方遭遇的冷遇原因

05-22

揭秘金翅鲤鱼在北方的神秘地位及南方遭遇的冷遇原因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最大的人工水库,也是引滦入津工程的重点调蓄型水库。该水库位于天津市蓟县境内,具有重要的防洪、灌溉、发电、渔业生产等功能,是天津人民眼中的“生态宝库”。

于桥水库是天津市重要的饮水水源地,目前水质已稳定达到III类标准。库区全流域东西长33公里,南北宽50公里,孕育了巨大的水下生态系统。资料显示,于桥水库蓄水量达15.59亿立方米,渔业资源丰富,常见的鱼类有24种,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金翅鲤鱼”。

于桥水库的“金翅鲤鱼”

鲤鱼是国内最常见的大宗水产品之一,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鲤鱼在该线南北受到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在北方的黄河流域,野生鲤鱼深受沿黄省市的推崇,宁夏、河南、山东等地均成功申请了“黄河鲤鱼”的地标产品认证。在天津的于桥水库中,也有一种特殊的“金翅鲤鱼”,在当地被誉为御膳鲤。据史料记载,此鱼自隋末至清朝一直被选为皇家贡品,名气可见一斑。

“金翅鲤”又叫州河鲤,是在于桥水库中的一种地方野鲤。和普通的鲤鱼相比,州河鲤体态修长,背部发青,躯干两侧和腹部的鳞片呈金黄色。烹饪后肉质紧实,味道鲜美,嚼之口感滑韧,在蓟县的餐馆中是地道的待客菜。

事实上,州河鲤是鲤鱼(Cyprinus carpio)的一个变种,只分布在于桥水库及其周边的自然水域内。在1987年,州河鲤就引起了鱼类学家的关注,为研究其生长特性,当年4~11月,学者进行了“摸底监测”。结果发现,于桥水库鲤鱼的生长速度很快,和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的鲤鱼相比同期增重更多。

密云、官厅和于桥水库均位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年均气温、降雨量、无霜期等基本相同,水体理化特征类似,鲤鱼生长为何有快有慢呢?

进一步调查后,专家终于发现:这主要是因为于桥水库的底层饵料更加丰富。据测算,湖区每亩水面的底栖生物储量为18.4公斤,水生维管束植物更是高达2.44吨。这两类食物资源足以满足州河鲤的营养需求。

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金翅鲤鱼”就形成了独立的土著鱼种,并保留了稳定的遗传性状,这也为今后的育种提供了珍贵的素材。

在北方备受推崇的“金翅鲤鱼”,为何在南方并不受欢迎?

于桥水库中的土著鲤鱼是天津市唯一颁布地方标准的鱼类,市场知名度很高,是当地最常见的鲤鱼品种之一。

在蓟县,州河鲤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招牌特产,影响范围覆盖周边的京津冀鲁等地,每年秋季都有大量的食客慕名前来,其知名度不可谓不高。然而在南方,“金翅鲤鱼”却极为罕见,甚至连黄河鲤鱼也不多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种现象的形成主要和两个原因有关,一是产量的差异,二是饮食及文化的差异

首先是和产量有关。我国是鲤鱼的第一养殖大国,2020年的鲤鱼产量高达289.6万吨,在淡水鱼中排名第四。值得注意的是,产量超过20万吨的省份全在北方,从高到低依次是辽宁(31.7万吨)、黑龙江(22.5万吨)、山东(20.9万吨)、河南(20.4万吨),这四个省份共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3%。

总体来看,北方鲤鱼的产量明显高于南方,市场的供应量更充足,消费量自然也更多。而在南方,鲤鱼并不太受欢迎,同样也和产量有关。长江、珠江流域水网发达,河湖星罗棋布,湖北、广东等都是头部水产大省,养殖户可供选择的良种太多,鲤鱼的优势并不明显。在南方市场,鲤鱼价格较低,鱼刺多,腥味重,其市场竞争力不及鲌鱼、鲈鱼、黑鱼等名特优品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不强烈。

其次是和文化、饮食有关。

北方省份普遍将鲤鱼视为“食之佳品”,在黄河流域尤其如此,这条鱼背后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3000多年前,《诗经》就已对黄河鲤鱼赞誉有加:“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汉朝时,蔡也曾留下过“过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的诗句。历朝历代,关于鲤鱼的诗词典故难以尽数,北方民俗深受“鲤鱼文化”的影响。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黄河鲤鱼在北方被推上“神坛”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饮食方式上,北方各地还因地制宜,推出了不同特色的“鲤鱼主打菜”。比如:红烧鲤鱼、鲤鱼焙面、糖醋鲤鱼、东北炖鱼等等。这些菜品风味独特,地方特色显著,进一步打通了鲤鱼的销售通道。正宗的黄河鲤鱼售价不菲,高档饭店定价100多元一斤,部分地区甚至还流传着“不舍其鳞”的说法。由此可见,鲤鱼在北方确实很受欢迎!

而在南方(如广东、湖南、江西等省),鲤鱼却被视为“发物”,吃多了会“引发旧疾”。受这类观念影响,很多南方人拒绝吃鲤鱼,甚至到了“谈鲤色变”的程度。不少南方网友也表示,“家里很少买鲤鱼吃,在市场上更倾向于选择海水鱼”。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南方的某些特色鲤鱼品种也小有市场,这里就举一个例子:禾花鱼。

禾花鱼为小型鲤鱼,常见个体在50~250克左右,全身乌黑透亮,被稻农散养于水田中,鱼肉有独特的禾花香味。禾花鱼是地方的名贵水产品,养殖面积曾达到2.67万公顷,产量7600吨。烹饪后的禾花鱼被誉为“岭南一绝”,肉多刺少,口感鲜嫩,在广西桂林、湖南郴州一带非常受欢迎。

如何保护好“金翅鲤鱼”?

尽管州河鲤在南北方受到了区别性对待,但它仍不失为一种淡水良种,绝非可有可无的角色。

要保护好州河鲤这一珍稀的生物资源,第一步就是保护好于桥水库的生态环境。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游遵化等地的工、农业以及城市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多,大量的工业、生活污水排放入库,库区的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到2015年时,夏季的湖面可明显观察到蓝藻的颗粒物,并有零星的片状、带状藻类分布。

7~9月,在局部流通性较差的水域,每升湖水中含有的藻类细胞超过1亿个。事实上,当时的于桥水库已经具备了爆发蓝藻水华的密度条件。另一方面,当时的水质检测也表明:于桥水库的综合营养指数达到了54.2~59.1,平均值为55.6,库区整体位于轻度富营养化的状态。

水质的恶化给州河鲤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成年亲鱼的繁殖力下降,初孵仔鱼的存活力降低,种群资源有减少的趋势。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当地采取了两个动作。一是加强水质管理,重视入库河口的湿地建设,利用湿地净化汛期来水,减轻面源污染。同时,强化水质的跟踪监测,对引滦原水、周边河流、沟道内的水质进行监测,对污染项目严格管控,确保水库的水质安全。

二是加强种源保护,通过生物操纵技术改善水质。为保住州河鲤的种源,当地水产站从2006年开始选育纯种鲤,经过10余年努力,共选育出了300多组3龄以上的纯种亲鱼,并通过人工繁殖向水库回馈了数千万尾鱼苗。

此外,鲢鱼和鳙鱼这两种“净水鱼”也发挥了大作用,治水成效显著。

根据戴学华等学者的研究,鲢鱼和鳙鱼的比例不同,放养密度不同,对富营养化的抑制作用也就有不同。最佳策略是在6~8月份放养,鲢鳙的比例控制在1:2为宜,最佳密度为20克/立方米,此时的控藻效果最好。

画眉鸟笼图片大全

阿拉斯加犬和哈士奇是一个品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