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狐梗赏析网

《高手在民间》揭秘:惠东存的砚魁传奇

05-25

《高手在民间》揭秘:惠东存的砚魁传奇

大师惠东存

装窑

雕刻

制砚所用澄泥

滹沱河沉泥

开年第一窑

定襄河边是个大村子。

当年“公社化”的时候,全村分成四个生产大队。后来公社改回乡镇,河边村四个大队直接改称河边一村至四村。这种“改法”,比较少见。

4月30日上午,我们到河边二村采访惠东存。

定位显示到地方了,却是一个胡同口。正迟疑间,只见一辆小车从胡同里疾驶而出。倒车调头,方向盘一把就打了过来。车上老司机下来笑吟吟地说:“我,就是惠东存……”

眼前这位75岁的老者,鼻如悬胆,慈眉善目,言谈举止间颇显儒雅之气。在忻州工艺美术界,惠东存是一位标志性人物。他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是先后成功复活了失传300多年的澄泥砚、失传上千年的石末砚的制作工艺并进行批量生产,产品行销全国、出口日本。作为山西省陶瓷工艺大师、中国首届石雕艺术大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惠东存早已名动忻州、誉满三晋。

对惠老的采访日期几易,最后定在4月30日——这天,2022年第一窑砚台装窑点火。

惠老说,受疫情影响,今年烧的第一窑较往年推后了一个多月。正常年份,正月十五过罢,开年第一窑就装窑了,一年要烧10窑以上。

惠老发明的“倒焰窑”就设在自家庭院。

从胡同口进去,走进一个普通的、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农家小院。进了正房,沿一层楼梯上到二楼,迎面又是一个旋转式楼梯。拾梯而上,眼前豁然开朗——从楼梯间出来又是一个院落。正房内,几位中年女技师正伏案打磨、雕刻砚坯。她们都是本村人,跟惠老做砚,时间最长的已有30多年。来时还是十七、八岁的小姑娘,现在都当上姥姥、奶奶。院西是菜畦,正房与西墙处围有栅栏,内养鸡、鸭。栅栏对着的东面,敞口棚内堆放耐火材料、沙土,四根高大的烟囱拔地而起、穿过顶棚高高耸立。棚内,呈扇形的两个窑口一左一右,惠老说这叫“连体窑”,可充分利用热能——如只烧一窑,堵住另一窑的进火口即可。往年一般是两窑装满同烧,这回只装烧一窑。

每个窑口深两米左右。待烧的澄泥砚、石末砚,放进高、直径均为30厘米,耐火材料制成的“匣钵”中。“匣钵”从下至上摞五层半,一层放满、再起一层。装窑师傅把砚台竖放进“匣钵”,每个之间留两厘米左右的空隙,中间用填充料塞满。每个窑口中,“匣钵”摞成的“圆柱体”可摆放9个,也就是说每窑可放置45个“匣钵”,共可装大、小砚台约500个。一窑装满后,“匣钵”上覆石棉,然后再平铺一层耐火砖。耐火砖用湿泥勾缝,上盖细沙土。覆土前,将两根长约1.5米的工业温度计插入窑中,以便随时观察窑温。

上午11点,午时正。

惠东存与两位装窑、烧窑师傅面朝窑口,毕恭毕敬点烛焚香三鞠躬,是谓拜“窑神”——令我们想起《红高粱》中敬“酒神”的场面。

惠老说,砚台入窑焙烧,是制砚最重要、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所谓“一锤子的买卖”。敬拜“窑神”,是老辈儿流传下来的礼仪。点火前拜“窑神”,不是讲迷信,是现代手艺人对自己所从事行当心存敬畏的一种表达——当然,此举也寄托了工匠祈求砚坯入窑后诸事顺利、多出成品的期许。

砚坯入窑后焙烧三天,开始小火烧24小时,随后大火烧48小时。火之“小”“大”相对而言,有具体、严格的要求。烧三天后,还要在保持一定窑温的情况下“捂”四天,此即惠老历经无数次失败后总结出的“烧三捂四”的经验。窑一点火,窑上的师傅们就要“两班倒”了——惠老更是半夜也要起来观察窑温。

“键盘时代”话砚台

砚台,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史藉以赓续不辍的功臣。

自毛笔发明以来,“文人之有砚,犹如美人之有镜,一生中最相亲傍”。“文房四宝”中,虽说“纸寿千年”,但纸最脆弱,笔和墨也有用坏、用尽之时,惟有砚台可抵悠悠岁月消磨。从最开始的粗陋石板到精雕细琢的“四大名砚”,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追求与审美情趣的体现。

中国最早出现“砚”字的典籍,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砚者,研也”——一字说尽砚的根本属性和功能——砚,就是用来研墨的。关于这一点,苏轼的论述最为精到:“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余事也。”一方砚,只要不打滑而发墨(砚石磨墨易浓且显出光泽),就是好砚。

“文房四宝”中,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产自端州(今广东肇庆)的端砚色美、质优、发墨快,自唐初兴起后始终长盛不衰。龙尾砚产自今江西婺源县龙尾山,婺源唐、宋属歙州,故又称歙砚。歙砚“纹理美如丝罗,叩之声如振玉”,因过度开发,南宋时歙砚良材已近枯竭。洮河砚产自黄河支流的洮河流域,发墨、利笔兼得。澄泥砚最早产自绛州(山西新绛),此砚“观之如碧玉,抚之似童肤,叩之若金石”,手感柔韧、发墨顺畅。

“四大名砚”中,端、歙、洮砚均为石砚,澄泥砚是唯一烧制而成的砚台,这是澄泥砚与端、歙、洮砚最大的区别。

史料记载,澄泥砚孕于汉、兴于唐、盛于宋、明末清初失传。澄泥砚选材有特殊要求,制作工艺又极其繁琐、复杂,一旦失传,复活极为不易。乾隆自诩风雅、酷爱收藏,在其钦定的《西清砚谱》中所载二百余方古砚中,澄泥砚就有五十一方。据传乾隆曾令制作澄泥砚,以其皇帝之尊、举国之力,最后也不了了之。成功“复活”澄泥砚之难度,由此可以想见。

如攀登珠峰,亦如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山西三路人马相继成功复活澄泥砚。分别是山西省博物馆馆长徐文达的团队研制的“徐氏澄泥砚”、新绛县博物馆蔺永茂研制的“绛州澄泥砚”、定襄惠东存研制的“惠氏澄泥砚”。这三路人马中,徐文达老先生为三晋文化大家,新绛蔺永茂占有“地利”,而惠东存,只是一个会石雕的农民。

雕功过硬的小石匠

“荀羊於惠,甄麹家封”。惠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04位,是一个少见姓氏。

惠氏名人,战国时有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惠施。“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便出自惠施与庄子的“濠梁之辩”。现代惠氏名人,则有新四军将领惠浴宇,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任职时间最长的江苏省省长。惠姓郡望琅琊郡,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不过,惠姓人口历史上多分布在江浙一带。

惠老祖上来自何处,他也不甚了了。惠老的父亲解放前穷困无依,以扛长工、打短工为生,曾担任过农会主任。解放后任供销社主任,为人刚直,一身正气。母亲身体欠佳,因此家庭生活比较拮据。惠东存十二、三岁时就“勤工俭学”——放了暑假足不出户,把高粱秆一劈为二,碾扁、摘叶、刮瓤,然后编成“锅拍(音pie)”。

当年定襄多种高粱,高粱秸秆当地人叫“箭箭”。用“箭箭”编成的“锅拍”和“拍拍”,前者用作院里“野锅”上的锅盖,后者用来承接高粱面“鱼鱼”,这门手艺现在已基本失传。当年,惠老一天可以做两个、一个暑假做80个“拍拍”,拿到河边、蒋村集市上卖出,下学期的花销就有了——惠老从小心灵手巧,于此可见一斑。

念书时,惠东存喜欢“吹拉弹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还担任河边中学学生会主席。作为“老三届”,毕业后只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不过,当时高中生全村也没几个,回村后,小队安排他担任会计。除写写算算外,还受命在村里的粉墙上画巨幅领袖像——搭起架子、打好格格、用铅笔画草图、用广告色着色、最后“罩”清漆。当年,这可是重大“政治任务”,惠老没有专门学过画画,却也没有出过一次差错。后来,大队成立服务社,为村民理发、修钟表,惠东存又是“无师自通”,算是吃上了“技术饭”。

河边石砚历史悠久,制作手艺代代相传,石匠砚师遍及乡里、闻名三晋,因此河边向有“砚台之乡”的美誉。

河边背靠文山,文山不同石坑所采石材颜色各异,有红黑紫绿四种。紫色的石质细腻,还有天然冰纹,可与端砚中的“紫端”媲美;绿石艳丽,纹路天成,几与洮砚乱真——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惟砚作田》一书中所载“龙凤洮河砚”,实为河边石刻工艺厂当年的产品。

1973年春,县外贸局接下一笔制作仿古小石狮的订单,从天津口岸出口换取外汇。狮样是河边三村一户人家偷偷收藏的,从样式看,应该是明清以前的作品,可谓“文革”“破四旧”劫后余生的宝物。为了完成这批订单,河边村老石匠师傅全体总动员,心灵手巧的后生们也跃跃欲试。惠东存年轻气盛,又有绘画基础,也加入到学习雕刻的行列。三个月下来,他雕出十二对活灵活现的小石狮子,不仅数量名列前茅,评分时也得了最高的90分,令老师傅们啧啧称奇。

同年七月,河边公社成立河边石刻工艺厂,惠东存成为厂里第一批雕刻工人,专门雕刻外贸订货——仿古砚。外贸公司提供砚样,惠东存们仿制雕刻。惠东存模仿能力强、做工细,厂里就把难度较大的砚台交给他来雕刻,不久还安排他担任雕刻组组长。长达八年的制砚生涯,练就了他精雕细刻的过硬本领。

1981年,五台县新成立工艺美术厂。当时五台县一位副县长是河边村人,知道惠东存手艺了得,推荐他任业务副厂长。从农民到工人,从挣工分到拿工资,在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森严的当年,惠东存当然欣然受聘,时年35岁。

其时,澄泥砚还没有进入他的视野。

“惠氏澄泥砚”——

中国“十大名砚”

采访惠老的时候提出一个疑问:澄泥砚既然名列“四大名砚”,明末清初时因何失传?惠老沉吟片刻:“可能是战乱,更可能是做这个东西太麻烦,整天跟泥水打交道、灰眉土眼。大凡有个谋生的手段,很少有人愿意拜师学艺……”

“雅艺轩”作品

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失传后,后人要想使其复活,只能从古籍中寻找蛛丝马迹。而有关的记载,又少之又少、语焉不详。

关于取泥,南唐杨洎所著《贾氏谈录》载:“绛人善制澄泥砚,缝绢囊置汾水中,逾年而后取,泥沙之细者已实囊矣。陶为砚,水不涸焉。”

古代绛州人把丝绸做成的口袋放入汾河水中,河中泥沙经丝绸过滤进入口袋。一年后取出口袋,袋中已充满泥沙。用这细泥沙制坯烧陶做成的砚台,墨汁不易干。这所谓的“绛州取泥法”,记载太过简略。而泥沙靠河水冲刷就能“钻”进“绢囊”?也令人匪夷所思。

关于制法,宋代翰林学士苏易简所著《文房四谱》中也有记载。大意是,把“瑾泥”也即陶土放入水中反复搅拌,用布袋盛泥后在一瓮清水中来回摆动。等袋中之泥“至细”后加入黄丹,像揉面一样制成泥团。反复敲击令其坚硬,用竹刀刻成砚台的形状。焙烧后涂以墨蜡、贮之于米醋,最后“蒸之”。

黄仁宇说,中国古代向来缺乏“数目字管理”。苏翰林的记载,没有数量、亦无比例,只是对制作过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科技一类,在古人心目中本就是“奇技淫巧”——《文房四谱》好歹还记载了一笔。

对澄泥砚的认知,惠东存当时只知道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四大名砚中惟一由泥料烧制而成的。至于其他,无暇也无缘多想。

1983年的一天,惠东存从五台回到河边,遇见多时不见的师兄武秋月。武师兄比他大四岁,当年曾与惠东存一起在河边石刻工艺厂雕砚,两人朝夕相处,结为莫逆,是那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几年前,武秋月调到山西省博物馆工作,颇受馆长徐文达赏识,与徐文达共同研发、恢复澄泥砚的制作技艺。这次见面,武秋月说,他们试制澄泥砚已获成功——徐文达注册了专利,具体做法就没有透露。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惠东存想,咱本就是个做砚的,人家能做出来,咱为啥不试一试?与师兄的偶然相逢,激发了惠东存试制澄泥砚的决心。但到底从何入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惠东存思索良久,终于想明白以下道理:当年绛州古人制成澄泥砚,首先是得其地利——地处汾河湾,泥沙淤积,而定襄滹沱河湾也具备这个条件;至于成形、雕刻,可塑性强的澄泥坯还能比石头更难弄?入窑焙烧不知窑温多少合适,试它几十次,总能找到规律。

1984年,惠东存回到定襄创办河边传统雕刻工艺厂,后来易名雅艺轩制砚厂,一门心思致力于复活澄泥砚。

起初,惠东存将采掘来的河泥放在绢制的箩中过滤,滤出极细的澄泥,然后揉泥、制坯。滤不净,烧出来就是一个沙眼,揉不到,烧出来就会有气泡——都是废品。多少次追悔莫及,多少次顿足捶胸……

后来,他自制澄泥设备。将河泥块置入大锅状容器,注水电动搅拌,形成的泥汤从容器底部细管道流出,经过一道大目数的细罗过滤,从埋在地下的管道流入澄泥池。澄泥池每个三米多长、一米多宽,上有顶子防晒,一排七、八个。泥汤中的水渗后形成泥浆,泥浆层层淤积阴晾。成泥后裁成30厘米见方的泥块,用手一捻,细滑如凝脂。

起先自己采泥。随着厂子规模扩大,带动了一个相关产业。现在村中有人挖泥卖给他,一农用车500元。

采泥、晒晾、淘澄、拍坯加压、吊袋阴干、铲坯成型、雕刻施艺、粗细干磨、高温焙烧、整形细磨、米醋蒸煮、加温上蜡、手工抛光。由此制成的澄泥砚质坚细腻、坚而不燥、细而不滑、储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益毫、温润沉静。由于河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烧制成功的澄泥砚色彩斑斓,惠老称之为桔子红、玫瑰紫、鳝鱼黄、蟹壳青、墨玉黑、斑鸠灰——令人想起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

砚台的造型,简直是洋洋大观,什么石渠砚、牧牛砚、荷叶金蟾砚、汉三足砚、云龙墨海砚……至于砚上的雕刻,云霞日月、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历史典故,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1987年,惠东存注册“惠氏澄泥砚”商标。因其发墨好、质地细腻、极富人工之美,人们或实用、或清供、或收藏,全国各地订货,年销量最高达到五、六千方。在2000年第8届“文房四宝”博览会上,“惠氏澄泥砚”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砚”。新绛蔺永茂研制的“绛州澄泥砚”,在随后的第9届博览会上也获此荣誉。

著名版画家、鲁砚制作大家石可,偶然在曲阜博物馆看到陈列的“惠氏澄泥砚”,击节赞叹之余,通过山西省、县两级政协辗转找到惠东存,在定襄整整住了半个月。两人切磋琢磨,进一步提升了“惠氏澄泥砚”的制作流程和工艺水平。

多年来,惠东存陆续开发澄泥砚品种200多种,大致可分为仿古型、实用型、礼品型和手把件四大类。日本专营“文房四宝”的栗本公司派人来华考察,最终选定“惠氏澄泥砚”,与“雅艺轩”达成长期合作关系。“雅艺轩”还为山东、河南客户大批量制作,由客户在当地“贴牌”销售。

“砚中珍品”石末砚

2009年,惠老翻阅资料,发现唐宋时期先民还曾制作过一种奇特的砚台——石末砚,古人誉其为“砚中之最”,可惜已失传千年。掩卷沉思,惠老就想,古人在当时条件下能做到的事,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我们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复活”石末砚的心思,就此油然而生。

石末砚,砚的一种。以石末也即石头的粉末为原材料,淘澄后经人工陶制而成。石末砚发墨性能好,《苏轼文集·书青州石末砚》载:“柳公权论砚,甚贵青州石末。”自唐以后,石末砚工艺渐失。后世虽有制作,但质量已大不如初,终被石质砚取代主流地位。其制作工艺,宋代以后就完全失传。

古籍中,关于澄泥砚的记载,加起来好歹还有百把字。有关这石末砚的信息之少却令人绝望——“取烂石研澄其末,烧之为砚”,只有区区11个字。东坡说柳公权“甚贵青州石末”,由此看来,唐朝中期山东青州一带出产的石末砚最好。

年过花甲的惠东存一路奔波来到青州,在当地了解到,青州北海县一座青石山上的石头当年被用来制作石末砚。取回石样,粉碎、研磨后观察其微小的颗粒,研究其性状。在五台山、文山上寻找与其相似的石头,用球磨机磨成粉末,反复烧制试验。

惠老慢慢悟到,自然界的石山,多为火山喷发的熔岩或地质运动形成,一座石山上的石头成分就相对单一。不同地域山上的石头磨成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其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经烧制后性状会发生改变。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样的石末制坯烧制后表面如波浪起伏。东坡云“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石末砚表面人眼看不见的“峰谷”,可不就是其“止于滑”的原因?

几种石末混合后,有的遇火即酥,有的焙烧后颜色灰白或一片黝黑。反复试验后,惠老明白了:一、石头中某种矿物质含量的多寡最重要,含钙高的石头不能用,含绢云母、石英高的石头最合适;二、烧制石末砚,各种材料的科学配比很重要,简直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明白了这些道理,尽管试验的过程折磨人,但惠老已然看见了黎明的曙光。整整三年,惠老经常席不暇暖、衣不解带,终于在2012年初秋的一窑中,成功烧制出一方绿色蝉形石末砚。

石末砚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神奇的变化,类似于古瓷爱好者津津乐道的“窑变”。

窑变,是指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不确定性的自然变化,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瓷器“窑变”,是因为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和还原作用,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釉彩、釉质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石末砚“窑变”,则是因为各种石料成分有别,烧制后色彩丰富,纹色多变。

在书画大师范曾题匾的“雅艺轩”,样式、大小各异的石砚、澄泥砚、石末砚蔚为大观。惠老给我们展示了两方石末砚:

一方底色呈赭红,窑变形成的浅黄色花纹,恰似敦煌壁画上的飞天,曼妙多姿,仿佛要脱砚而出。

另一方砚入窑前雕就两只凤头,没想到窑变后形成的花纹,天衣无缝般成为凤凰的翅膀和羽毛——有凤来仪、翥凤翔鸾,鬼斧神工、造化天成。

失传千年的石末砚,在惠东存手上复活。著名书法家尹瘦石赞其为“砚中珍品”,书画名家华非誉其为“砚魁”。

“澄泥出名砚,可作架上宝。刚硬如金石,细润似肤膏。恰有雅艺轩,轩主志气高。下河淘澄泥,入窑能煅烧。胸中藏乾坤,刀底细刻雕。”

“择一事,做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雅艺轩”素净的窗帘上,淡淡地印着朋友题赠的诗句和惠老的座右铭。

键盘时代,日常书写已告别纸墨笔砚。但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必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现在,中小学已普遍增加了书法课,而一方砚台,足以令人回望与回味,终归可以放置我们躁动的心灵。

“忻州一宝”惠东存。(郭剑峰 冯晓磊 赵 菁)

摩根石是水晶还是宝石

沙金和黄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