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记忆的承载体,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轨迹,是一个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和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源泉。
千古传承,流转不歇,海南是移民之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各派宗亲陆续迁琼,因从事宗教活动的需要,自唐宋以来,雕画技艺逐渐兴起并形成花瑰艺术。
2011年,木雕(花瑰艺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历史渊源
花瑰艺术历史悠久,其起源与宋代佛、道、儒的兴盛有关。过去,佛、道、儒的各种神像都要靠花瑰老艺人制作。
宋代,在澄迈县的白石岭的早期道观,祭祀万天大王和雷公神,相传出现了最初的雕刻神像。
明代澄迈县开始兴起军坡节,又称“游公节”,人们将各路民间保护神抬出来游行,供人祭拜。
清代的佛、道活动更盛,各类庙堂遍布城乡。从年初至年终,几乎月月都有“作斋”(庙会活动)。祭祀的神仙甚多,是花瑰艺术较为兴盛的时期。
民国以后,庙会活动时兴时衰,对花瑰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2
文化特征
花瑰,意指如花绚丽的现宝木雕,包括没有上颜色的雕塑和七彩雕画。花瑰艺术是海南民间对木雕神像、木偶像、人物像等雕画的俗称,主要指的是采用阴沉木、树根、木化石为原料,以手工雕塑神像、木偶等艺术品的技艺,有些甚至只是打蜡上油,却表现出千百种雕塑形态。随着岁月流逝,传统花瑰雕法已经濒临失传,而在其支系中,以海南澄迈的七彩雕画保存得最为完整。
花瑰雕刻通常有线刻(阴阳线刻)、浮雕(平面雕)、 圆雕(三维立体雕)、透雕(单面、双面透雕)、镂空雕(基层相叠雕)、根雕等,一件高档的木雕工艺品运用圆离做基础,透雕加链接,镂雕做支点,用浮雕做衬饰,线雕做分割线。
以宗教题材为主的七彩雕画,在发展中吸收百家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技法,既有原始朴拙的意象风格,又走向古典、鬼魅、抽象的融合,成为海南艺术园地里的奇葩,具有鲜明的海南本土特征,深得广大民众的喜爱。
3
艺术特点
花瑰艺术的核心技艺在于雕和画。
木雕的制作,需要经过选材、定位比例、粗坯加工、精细雕琢、抛光打磨、上色等六大步骤:
第一步:选材。木雕的制作以阴沉木、树根等为主要原料;
第二步:定位比例。先画创意稿,再用墨线勾画放大到木材上进行定位;
第三步:粗坯加工。去荒料凿出作品的基本形状,做到有层次、比例协调;
第四步:精细雕琢。以细致的操刀,精雕细刻及薄刀法修去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光滑、细致;
第五步:抛光打磨。用高标号水砂纸顺着木质纹理的方向打磨,使木雕表面光洁;
第六步:上色。用色笔把雕刻主体和背景区分,以七种颜色即红、黄、蓝、黑、白、金、银为主色进行上色。
经过一系列繁杂工序后,一尊栩栩如生的神像就此完成。
历史悠久的花瑰艺术,既承载着海南历史、宗教文化、民俗信仰等许多重要信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欣赏价值,又体现了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与聪明才智。在一刻一画中,花瑰艺术描摹着烟火生活中的温暖与欢喜,以文化记忆传承着精神之根。